本報特約評論員歐陽晨雨
  此案既是一盞“信號燈”,也是一塊“試金石”。是非曲直需經法律裁決,方能見分曉,審理過程能否堅持公開、公平、公正,更值得公眾期待。
  去年12月27日,安徽省政府辦公廳轉發、省安全監管局等7部門署名的《關於煙花爆竹生產企業整體退出的意見》,提出該省全部煙花爆竹生產企業須在2014年年底前整體退出。迫不得已,安徽省24家花炮企業主們“抱團訴訟”,以非法關閉企業為名,將省政府告上了法庭。26日,合肥中院正式開庭審理了這起案件。
  坐上被告席,安徽省政府或許有點委屈。花炮行業雖是地方納稅大戶,卻也是一塊燙手山芋,一旦生產、儲存和銷售等環節管理不善,便可能引發重大安全事故。3個多月前,湖南醴陵某花炮廠就曾發生爆炸造成14人死亡,安徽省也有過多次類似事故。何況,政府不但給予了每家80萬的補償款,還預留了1年時間,也算仁至義盡了。
  不過,在花炮企業主眼中,政府此舉卻有懶政、怠政之嫌疑。苦心經營多年的企業,數以千百萬計的投資,因為一紙紅頭文件,就要面臨打水漂的危險。儘管《退出意見》出台是在去年年底,可就在2012年1月該省頒佈的《安全生產“十二五”規劃》中,還明確提出推進煙花爆竹行業規範的新要求,這難免讓有關企業產生擴資錯覺。再說,80萬元對於各家企業的投資損失,無異於杯水車薪,又如何咽得了這口氣呢?
  眼下,法庭審理正在繼續。是非曲直需經法律裁決,方能見分曉。但此案的法治意義卻不容置否。十八屆四中全會《決定》提出,要“深入推進依法行政,加快建設法治政府”,並要求“健全行政機關依法出庭應訴、支持法院受理行政案件、尊重並執行法院生效裁判的制度”。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背景下,首個企業起訴省政府案獲得受理,進入開庭審理程序,讓黨的重大決定從一紙藍圖進入了司法實踐。
  具體到訴訟實務上,此案既是一盞“信號燈”,也是一塊“試金石”。行政訴訟法實施24年來,“民告官”立案難、審理難、執行難,始終是司法進步的絆腳石。為破除障礙,新行政訴訟法擴大受理範圍,將濫用行政權力排除或者限制競爭等情形納入,不再局限於侵權的具體行政行為,還出台了應訴工作納入依法行政考核、行政首長應當出庭應訴等新規定。儘管這部法律到明年5月1日方纔正式施行,但“銜接期”的此案審理,已然顯現鼎新革故的新氣象。而隨後的審理過程能否堅持公開、公平、公正,成為我國行政訴訟的新標桿,更值得公眾期待。  (原標題:“花炮團”告省政府釋放法治煙花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v08avhfu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